产业

   中华文化促进会

发展联盟

产业

   中华文化促进会

发展联盟

在文化发展与交流中培育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但与腾飞的经济相比,我国的文化事业却未能跟上经济发展步伐。在当今时代,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逐渐成为影响综合国力与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唯有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才能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而文化的繁荣需要依托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因此,我国还需要通过不断促进文化发展、深化文化交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

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第一,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培育文化自信,能推动人民群众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深化民族文化认同感,激发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培育文化自信,还能让群众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收和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第二,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力度。培育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人民群众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对民族文化充满信心,我国的文化企业、文化协会在国际舞台上会有更自信的发声和表现。第三,培育文化自信,还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例如,近年来大量组织机构在国外不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如戏曲、音乐和传统技艺等,使得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财富和资本,培育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创新源泉,有利于我国向全世界展现中华优秀文化,传播我国的文化思想,为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奠定思想基础。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贸易竞争日益严峻,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打造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品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加快中国文化品牌的国际化步伐,为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提供贸易支撑。

培育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信、固步自封,而是一种包容外来文化的气度和胸怀,对外来文化不盲目崇拜,也不过分贬低,去芜存菁,吸纳优秀内容发展自身文化,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独特的文化成果。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充分发挥既有文化成果的价值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所以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统筹兼顾与科学规划文化体制改革工程,遵循前期深度调研、中期试点运行、后期逐层推进的原则进行部署;组织文化体制改革学习,召开工作开展会议,为有关工作者树立正确观念,坚定改革信心;结合地区文化现状和区域特色,在实践中攒经验、学方法,广泛听取和吸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加强文化体制创新。我国要实施国有文化企业制度创新,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成为市场支柱,由其对内实施产权管理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对外适应文化产业市场。国有文化企业还要尝试通过实施投资人制度和产品经理人管理来创新文化体制。第一,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经营环境,激活文化交易市场。一方面,政府需要降低文化交易市场的准入门槛,对于文化企业入驻资格的认证工作,既可以交由政府工商管理部门进行负责,也可交由社会第三方资格认证机构进行代理认证。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为文化企业免除一定的税额,赋予市场自主权,逐步推广建立文化要素交易市场,实施招商引资来丰富市场内文化产品种类数量。第二,政府应当开放文化交易市场,鼓励民营企业、经营个体户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文化经济的各领域。政府还需要强化版权管理、禁止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第三,政府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增强社会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的参与力度,支持自主创新,为申请专利和创新产品达到标准的企业颁发创新企业奖。第四,政府应当组织成立文化产业协会,邀请行业知名企业经理、文化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高校相关专业领域专家教授组成协会管理层,负责文化产业协会的日常运行管理;协会需要定期举办行业发展论坛和文化产业产品展览会,促进行业项目合作开发。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促进文化走出去。第一,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鼓励文化创新,为文化传播完善网络和线下传播渠道,组织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体制定专栏节目宣传文化创意成果,允许文化企业和团队在市民中心、购物中心和市民广场等室外活动区域进行文化传播活动;要放宽管理政策,协助推广网络文化社区,加强对影视、图书和其他文化产品的版权保护,向群众普及盗版侵权行为的危害。第二,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基于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等政策,扩展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渠道,积极向外输出中华文化,鼓励文化创意周边产品积极对外出口,号召行业企业参与国际文化发展论坛,举办文化交流活动。

第三,国内文化产业协会要积极联合国际文化管理协会,合作举办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展览,如文物巡展、书画主题展览等活动,邀请国内外市民免费进入文物古迹、博物馆和博览馆参观学习;各文化机构要与国内外同类机构达成合作共识,举办联合文物展览,组织专家考察团互相交流访问。第四,在发布文化产品时要实行全网全球同步发布,影视、图书、动漫和其他文化产品等要发表多语言版本并针对输出国家的不同进行内容增删;政府要鼓励民间文化组织协会和高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为对外学术交流的学生、教师和相关专家提供补贴。第五,政府要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支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企业积极对外交流,同时还可以在国外建设一批诸如汉学讲堂、中医文化馆、民俗展示馆等文化输出场所;政府要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昆曲、京剧、雕漆技艺和少林功夫等代表性项目搭建对外表演传播渠道和创造走出去的机会,联系国外表演场所,实行面对面表演宣传。

促进文化走进来。第一,我国要基于对外开放战略,加强对世界各国文化成果的引入和接纳,去芜存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质养分来哺育自身文化,实行吸收、借鉴和再创造,丰富我国文化内容和涵义。第二,贯彻中华文化为体,外国文化为用的战略思想。我国政府及群众在对待外国文化时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辩证看待不同国家文化,保持尊重和理智判断,贯彻自身文化为主思想,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第三,政府要放宽国内政策环境,鼓励国际间文化交流。有关单位要允许民间组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精简活动审批流程,提高审核效率。第四,政府要组织文化产业协会定期开展国际文化研讨会,对国外文化发展和传播的优秀案例进行公开讨论学习,与国外文化产业同行交流心得,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培养文化自信。

2019年1月16日 10:55
浏览量:0

最新动态